加快实施新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老少边穷地区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构建多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实施了以四大板块为地理单元、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生产和产业活动分布本身就是空间不均衡的。针对不同的经济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和特殊类型区,实行分类管理的差别化区域政策,既较好地体现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又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说,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构想既是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其顶层设计。二是实行多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从不同层面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一是对区域发展道路进行顶层设计。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单纯是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而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全面结合各项试点工作,统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市场化重组等方式,围绕国有资本布局和企业发展战略,以双方自愿互利的市场化原则入股非国有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坚持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混改企业经营状况总体明显改善,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实现企稳回升、持续增长。着力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提升。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地位,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实际行动推动落地落实,按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思路,聚焦重点,统筹推进,大胆务实向前走。要进一步提高重点领域开放力度,向非公有资本有序扩大开放的领域和范围,增加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点认识体会 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定要把准方向,抓住关键。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产权变革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增强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互利共赢,既要大胆引进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要积极走出去,支持国有资本帮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实现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达到双赢效果。
要扩大试点企业的规模和层级,选取一批层级更高、规模更大的重点领域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使得改革力度更大,效果更明显,影响更深远。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只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党的领导融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确保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创新使用多种方式途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要切实保护各类所有制的合法权益,科学依规进行资产定价。聚焦重点,统筹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国有企业在跨越关口、迈向高质量发展方面,要积极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选择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国资委要以管资本为主,提高监管效能,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要针对商业一类、商业二类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节奏、进度和途径。推进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资本有序混合。除了提高混改广度外,各国有企业还从更好面对市场的角度出发,大力提高贴近市场一线、充分竞争企业的混合程度。要统筹开展各项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中要推行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员工持股等试点,促进混改机制落地。通过基金投资方式,各类所有制资本共同出资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开展项目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引导资本投向,增强资本流动性,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除了改制上市外,国有企业还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新设等方式,引入在业务、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战略投资者,做到互补互促,并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
通过各项试点,国有企业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方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地方层面,一些省份的国有企业,超过45%的总资产已进入上市公司。
要规范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真正做到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要推动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大程度释放企业的市场活力。
各项改革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要统筹把握好内在联系和工作节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系统协调推进,从而更好放大国企改革乘数效应,促进改革落到实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也要重点推进所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资本流动性,促进组织框架和运营模式不断完善。切实强化激励增强活力,实现混改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坚定不移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制上市是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步伐加快、领域拓宽的良好态势,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
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不断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始终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切实转换对混改企业的监管方式。
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要进一步厘清政企边界,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好地与市场经济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三个有利于的重要论述,确立了新时代国企改革的价值判断标准,具有鲜明的改革指向性和现实针对性。要确保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不断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从混改的典型企业看,中国联通等企业混改后实现了经营业绩大幅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充分肯定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不断深化。
增强国有企业内生活力,调动各层级干部职工积极性,关键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中国经济学家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在政策研究的过程中,也要进行理论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过去多年来的中非合作发展,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调产能合作,这确实可以给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繁荣带来一个历史上难得的机遇期。以那样的理论作参照,就可能会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问题。
评论留言